红脚鹬形态特征 >体长25-29cm,重90-160g。夏羽头及上体灰褐色,具黑褐色羽干纹。后头沾棕。背和两翅覆羽具黑色斑点和横斑。下背和腰白色。尾上覆羽和尾也是白色,但具窄的黑褐色横斑。额基、颊、颏、喉、前颈和上胸白色。腋羽和翅下覆羽也是白色。冬羽头与上体灰褐色,黑色羽干纹消失,头侧、颈侧与胸侧具淡褐色羽干纹,下体白色,其余似夏羽。虹膜黑褐色,嘴长直而尖,基部橙红色,尖端黑褐色。脚较细长,亮橙红色,繁殖期变为暗红色。
红脚鹬生活习性 >非繁殖期则主要在沿海沙滩和附近盐碱沼泽地带活动。少量在内陆湖泊、河流和沼泽与湿草地上活动和觅食。
红脚鹬饲养方法 >常单独分散,在浅水处或水边沙地和泥地上觅食。主要以螺、甲壳类、软体动物、环节动物、昆虫和昆虫幼虫等各种小型陆栖和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。
红脚鹬雌雄分辨 >幼鸟似冬羽,但上体具皮黄色斑或羽缘,胸沾有皮黄褐色。胸、两胁和尾下覆羽微具暗色纵纹。中央尾羽缀桂红色。
红脚鹬繁殖方式 >繁殖期5-7月。到达繁殖地的初期常呈小群活动,以后逐渐分散,成对进入各自的繁殖地。雄鸟求偶时两翅上举,在雌鸟周围不断抖动,头上下晃动,且不时细声鸣叫。通常营巢于海岸、湖边、河岸和沼泽地上。巢多置于水边草丛中较为干燥的地上,或沼泽湿地中地势较高的土丘上。一般较为隐蔽。每窝产卵3-5枚,通常4枚。卵的形状为梨形,颜色为淡绿色或淡赭包,被有黑褐色斑点。雌雄轮流孵卵,但以雌鸟为主。孵化期23-25天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,并添加原文链接:https://sbike.cn/n/hongjiaoyu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