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期的这个设定我感觉很好呀,乔峰自杀了,段誉能够和自己的心上人在一起,这是多好的事情呀,但可惜的是,金庸先生最终修改了这个结局。
在最残忍的一场杀戮中,段誉和王语嫣、刀白凤、段正淳、段延庆之间的关系一波三折,剧情反转得令人吃惊,段誉先是绝望,原来他遇到的女子,竟然全是自己的妹妹。
最后却突然喜出望外,自己又突然不是段正淳的孩子,刀白凤最后说得很直接,你认识的这些女子,像什么木姑娘钟姑娘王姑娘,你如果喜欢都可以娶回家。
但经历了父母生死大劫和身份的完全错位之后,段誉也最终领悟到,人生的许多情感真谛,她毕竟对我并无多大情谊,既不像婉妹一心要做我的妻子,也不像钟灵妹那样敢为我冒险。语嫣一生苦恋表哥,只因慕容复当时一意想去做西夏驸马,她在万念俱灰、无可奈何之中,才对我婉转相就。
这些话只有经历了情感上的滔天巨浪之后,才能让段誉想得起来,原来自己对于王语嫣的迷恋不过是一种虚幻的东西罢了。
而最终王语嫣也是选择了他那已经疯掉的表哥,在一次外出散心时,段誉看到王语嫣、阿碧陪着自称为皇疯疯颠颠的慕容复,且眼中柔情无限便不再有任何念想。
最终段誉立木婉清为贵妃、钟灵为贤妃,晓蕾为淑妃,一切无情到了极致,看了让人心里非常的难受,那些完全无法挽回的遗憾也就算了,阿朱死了,阿紫也死了,乔峰死了,很多人都死而不能复生,这些都能理解。
为什么要把好好的结局改掉,明明段誉和王语嫣就是可以在一起呀,世间男女的情爱很多都是这个样子,一旦认为某个男人是负心郎之后,转而决绝的离开投向另一个人,这完全是合情合理呀。
金庸是个非常爱惜羽毛的人,当年港台武侠小说都是报纸连载的,有时候应急需要代笔,金庸后来把很多代笔都删了,小说的情节也是不断地修改,把他小说里的各种问题一一修正在,这就是金庸的个性,跟古龙完全相反,古龙不但是小说自身写的天马行空,连写作本身也是这个样子,代笔就代笔,甚至烂尾的都很多。
最终结局的修改,已经是在金庸成名多年之后了,这样的修改是金庸苦思的结果,在没有经济压力的情况下,他终于可以完全展现《天龙八部》的主旨,一切皆苦,有欲皆苦。
中国人喜欢大团圆的结尾,悲剧的文学作品在中国凤毛麟角,《红楼梦》是悲剧,而《天龙八部》也是悲剧,这就是金庸的野心,他要为世人留下传世的经典,只有悲剧才能升华这种经典,才能把武侠从通俗往严肃的方向拉。
当年金庸写写小说,是为了《明报》的销量,有着明显的经济压力,他不敢公然和世俗眼光做对,于是段誉历经千辛万苦和王语嫣在一起了,这看着很美,但不完全符合悲剧的特质,无法给予人心最大的震撼,于是在没有了经济压力之后,金庸先生终于可以完全按照自己宏大的意图来修改自己的作品,这也让《天龙八部》成了一部非常经典的小说。
你赞同段誉和王语嫣分开吗,欢迎留言交流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