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天宇股份研究报告:抢仿原料药+CDMO+制剂协同发展,有望否极泰来

2023年天宇股份研究报告:抢仿原料药+CDMO+制剂协同发展,有望否极泰来

一、天宇股份:沙坦原料药龙头企业,培育第二增长 曲线

浙江天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3 年,目前已成为仿制药原料药中间体、 CDMO 和制剂三块业务综合发展的医药制造领先企业。公司主导产品为沙坦类 抗高血压药物原料药及中间体,经过 20 年的生产经营积累,公司已发展成为该 细分领域国内生产规模最大、品种最全的沙坦类抗高血压药物原料药及中间体的 生产企业之一,50%以上产品服务于 TEVA、POLPHARM、NOVARTIS、SANDOZ 等知名大药企,在海内外市场拥有较强的竞争实力。

屠勇军、林洁夫妇为公司实控人,合计持股 57.67%。天宇股份现拥有 8 家全资 子公司、6 大生产基地、6 大研发中心,临海天宇主要承担原料药中间体研发生 产,昌邑天宇主要承担沙坦及其他中间体的生产,京圣药业为 CMO 研发和配套 生产,诺得药业为制剂研发生产销售,上海启讯为 CDMO 研发中心。

营收稳定增长,利润受多因素影响波动较大。2017-2022 年公司营收保持稳定增 长,2019-2020 年受益于沙坦出口价格大幅提升,公司收入和利润均高速增长。 2021 年来,受原材料涨价、汇率波动、沙坦中间体原料药降价、产能扩建和转 移生产、技改等多因素影响,利润端出现较大波动。2023 年前三季度,受沙坦 中间体原料药非规市场价格下跌(前三季度由于部分产品价格持续下降,公司对 存货计提减值 8,441.35 万元)以及汇兑(外汇套期保值到期交割损失、公允价 值变动损失)影响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8.65 亿元,同比减少 10.53%,归母净 利润 6,880 万元,同比扭亏。

公司以原料药业务为核心,加速培育 CDMO、制剂的第二增长曲线。2023H1, 沙坦类原料药中间体收入 8.82 亿元,占总营业收入的 65.53%;非沙坦原料药中间体收入 1.84 亿元,占总营业收入的 13.67%;CDMO 收入 2.31 亿元,占总营 业收入的 17.16%;制剂收入 4,278 万元,占总营业收入的 3.19%。 公司销售以出口外销为主:2023H1,国外海外收入 10.31 亿元,占比 76.60%; 国内收入 3.15 亿元,占比 23.4%。

利润率拐点向上,费用率管控合理。公司净利率和毛利率自 2022 年降至底部后, 2023 年起,随着原材料成本下降、扩建产能的利用率逐渐提升、原料药规范市 场占比提升、CDMO 和制剂发展驱动利润拐点。2023 年前三季度盈利水平回升, 公司毛利率为 40.05%,净利率为 3.69%。费用率方面,公司强化降本增效,管 理费用率持续下降,随着制剂研发、销售的推进,研发费用率和销售费用率有一 定程度上升。

二、原料药:沙坦类面临竞争、切入原研提升盈利水 平,非沙坦类有望成为新增长点

1、沙坦原料药行业:需求端稳定增加,供给端面临竞争

根据 Acumen Research & Consulting,2020 年全球抗高血压药物市场规模达到243.51 亿美元,预计将以 3.4%年均复合增长率持续扩增至 2028 年 315.02 亿美 元的市场规模。沙坦类药物的降压效果彻底、副作用少,药效长并且可以和其他 沙坦类药物连用,是最广泛应用的高血压治疗药物之一,由于大部分沙坦类药品 专利均已过期,不存在直接替代产品,国际市场需求较为稳定。 全球范围内沙坦药品种类广泛,应用普遍,主要有以下品种(括号内为原研厂家): 氯沙坦(默沙东)、缬沙坦(诺华)、厄贝沙坦(赛诺菲)、奥美沙坦(第一三共)、 替米沙坦(勃林格殷格翰)、坎地沙坦(武田/阿斯利康)、阿利沙坦(信立泰)、 依普沙坦(雅培)、美阿沙坦(武田)等,同时还包括厄贝沙坦氢氯噻嗪(赛诺 菲)、缬沙坦氨氯地平(诺华)、缬沙坦氢氯噻嗪(诺华)、沙库巴曲缬沙坦(诺 华)等其他复方制剂。

需求端:在老龄化的背景下,预计未来高血压患病人群持续上升,具有高性 价比的沙坦药物制剂对原料药的需求有望持续提升。

自 2018 年首批集采以来,已有多个沙坦类药品纳入集采,公司氯沙坦钾氢 氯噻嗪片、奥美沙坦酯氢氯噻嗪片分别中选第八批、第九批集采,中标价格 理想,有望贡献增量。

供给端:印度和中国是全球最主要沙坦原料药供应商,中国以沙坦中间体沙 坦联苯(MB)、溴代沙坦联苯(MB-Br)和大规模生产品种(如氯沙坦、缬沙 坦等)出口为主。近年来,印度原料药头部企业 Aurobindo、Dr. Reddy's、Divi’s Lab 等积极布局中间体,推进向前一体化,加强其沙坦原料药成本竞争力。国 内产能方面,自华海基因毒性杂质事件后,国内沙坦中间体迎来了一轮产能扩 充期,在国内外沙坦中间体产能大幅扩充的情况下,下游沙坦原料药的价格持 续低迷。

2、沙坦原料药:法规市场销售占比提升,产能调整升级

公司目前已形成了以沙坦类药物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为主,抗病毒、抗哮喘、抗 凝血药物原料药及中间体多元发展的业务格局。2022 年,公司仿制药原料药及 中间体收入 23.5 亿元,抗高血压类(沙坦类)收入 19.91 亿元,占比 79%;毛 利率方面,疫情以来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导致沙坦类原料药毛利率下降至 2022 年最低点 26.22%;2023 上半年,原材料价格降低,法规市场销售占比提升,毛利 率回升至 38.98%。

在沙坦中间体及下游原料药产能均扩张的情况下,非法规市场竞争激烈。公司在 法规市场的销量持续提升,助力盈利水平提升。2022 年公司法规市场原料药销 量 1,299 吨,占总销量的 66.75%;2023 年上半年,法规市场的原料药收入 6.82 亿元,已占原料药收入的 82.03%,带动毛利率提升。

在产能方面,公司经过近 2 年的调整和升级,在 2022 年基本完成了主要产品的 技术升级改造和场地转移,沙坦中间体转移至山东昌邑生产,同时根据市场情况、 客户需求进行生产品种结构调整,淘汰部分产能,新增多个新产品产能。 综合来看,公司作为沙坦原料药龙头受益于整体市场规模的提升,但也不可避免 地承受行业扩产带来价格压力的阵痛期,未来公司产能扩建逐步落地释放,工艺 持续改进,不断增强成本端竞争力,同时加强与原研厂家合作、国内制剂借助集 采放量也将对沙坦原料药形成有力拉动。

3、非沙坦原料药:储备颇丰,布局抢仿,有望成为新增长 点

公司非沙坦原料药品种储备丰富,目前公司共有 39 个中间体品种,其中 27 个为 非沙坦品种。原料药品种方面,已商业化供应品种有 30 个,待验证品种 24 个, 研发中品种 50 个,商业化品种包括依折麦布、孟鲁司特钠、西格列汀、维格列 汀等品种,也包括专利尚未过期的沙库巴曲缬沙坦、艾多沙班、替格瑞洛(欧美) 等多个产品,公司布局抢仿,未来进一步支撑业绩增长。

三、CDMO:客户积累深厚,项目储备充足,业绩有 望持续兑现

公司 CMO 业务布局较早,前期受客户项目进度情况收入有所波动。2021 年, 公司承接默沙东抗新冠病毒药 Molnupiravir 的中间体供应,收入大幅增加至 5.57 亿元,2022 年大订单交付完毕,呈暂时性回落;2023 上半年,疫后恢复正常发 货节奏,客户制剂放量增加,公司CDMO业务收入达2.31 亿元,同比增加25.08%。

招商证券在《基于近 20 家 CDMO/CMO 公司的比较分析:钻石赛道的“4C”分 析框架》中提出 Capability+Capacity←→Clients&Contracts,根据以上框架对公 司进行分析。

Clients&Contracts:CDMO 企业与大客户的关系和在其供应链的位置十分 重要,客户的质量、合作深度是企业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,合作的项目从非 GMP 中间体→GMP 中间体→API 升级,若能为客户提供 API 供应,则代表 与客户建立了较高的信任度。经过多年的合作与发展,公司与默沙东、诺华、 赛诺菲、武田、第一三共、梯瓦、晖致、阿拉宾度、恒瑞等全球大型制剂厂 商建立了长期、稳定的合作关系。公司早在 2015 年就作为默克公司的 CMO 供应商为其提供 X0054 项目的生产。与大药企的多年稳定合作,为公司 CDMO 业务打下基础。如与恒瑞医药合作的即将商业化的项目,包括降血 糖类产品(脯氨酸恒格列净)和抗肿瘤类产品等,有望为 CDMO 增长提供 进一步支持。

Capability+Capacity:天宇本身具备较强的 M 端能力,公司在自身较强的 化学合成方面,具备多个百吨级大生产的能力,能为客户商业化生产提供稳 固保障。公司不断扩大自身能力圈,以获取更多订单。

四、制剂:借集采东风批量布局,进入高速增长阶段

随着集中带量采购的常态化,原料药企业充分利用成本端优势向制剂拓展,从而 获得更好发展。 2021-2023H1,公司制剂业务收入分别为 397 万元、3,397 万元、4,278 万元, 目前产生收入的品种只有 6-7 个,多个品种尚未正式放量,并以高速申报的节奏 推进中,未来发展潜力巨大。

公司借助集采迅速打开国内市场,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中标国家第八批集采,奥 美沙坦酯氢氯噻嗪片中标第九批集采,氯沙坦钾片、缬沙坦氢氯噻嗪片、缬沙坦 氨氯地平片、孟鲁司特钠颗粒、奥美沙坦酯片、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 6 个产品中 标省级联盟续采。截至 2023H1,公司累计开发医院客户超过 3,000 家,百强连 锁药店合作 72 家,其他连锁客户合作 1,087 家,终端客户合作 5,237 家。

制剂业务是公司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,公司连续多年高强度投入制剂研发。2022 年研发费用 2.31 亿元,近 3 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为 41.65%。其中 2022 年制 剂研发投入金额 1.53 亿元,同比增加 43.49%,占总研发费用的 66%。根据公 司公告,目前公司已具备固体缓控释、难溶药物增溶、首仿和规避专利产品等高 壁垒仿制药的研发能力,建立了针对药物制剂开发的关键技术平台,通过该关键 技术平台,实现自主研发制剂项目的产业化和高端项目的孵化。

经过几年的战略性投入,公司制剂研发成果逐步落地:截至 2023 前三季度,公 司已累计获得 26 个药品批准文号,共涉及 18 个品种。截至 2023 年 8 月,公司 已有 26 个品规的药品处于审评审批中,随着公司获批制剂品种数量的增长,国 内制剂业务有望进入高速发展阶段。

(本文仅供参考,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。如需使用相关信息,请参阅报告原文。)

相关推荐

合作伙伴